
美國經濟下滑,導致全球經濟都受到影響,美元貶值連帶持聯繫匯率政策的香港亦因此受拖累。香港人剛經過近十年的艱辛歲月後,已變成驚弓之鳥,聽到經濟衰退…「驚」!聽到禽流感…「驚」!聽到公司請人意慾下降…「驚」!只是「意慾」都足以嚇怕,那些年的陰影總是揮之不去,從前人們總以為香港遍地有著拾不完的黃金,只要肯捱肯做,就必定可以分到一杯羹。
但經歷過困境後,學懂了世事沒有必然,在那些年…大家學懂了,明白到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。或者就是因為這種心態,令到大家稍見些微風吹草動,便已經惶恐起來,加上報章上不斷出現的大字標題,更令人透不過氣來。最近經濟確是有放緩的跡象,但是否一如大家所形容??是我們驚得太早還是大家早就洞息先機??如果真的是大家所說的經濟會陷低潮,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?單單就是預先購置一屋糧食、或是高喊無能長官下台…就能解決嗎?
本星期的星期二檔案,一開始便是講述一位太太,如何在百物騰貴的時候,「慳得一蚊得一蚊」,在7月22日 ,亦即是大暑的日子,一聽到大暑…我想大家都知道氣溫一定是超高, 那位 太太在如此高溫下,推著bb車,和兒子山長水遠的跑多條街,為的就是「慳得一蚊得一蚊」。
從這位太太身上,我看到些事...令我有感而發:
(1) 「慳得一蚊得一蚊」這句口號真是不錯,超級市場的宣傳策略真是成功。
(2) 據那名太太所講,經過她一輪格價後,她一天共慳了幾元,對我來說…一分一毫都是得來不易,我並不會輕視那幾元,我絶對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,但對於要花去大半天慳幾蚊,我就實在有點不明所以,到底有多少個香港人能有大半天時間去慳幾蚊?相信除了無業人士外…大家都無可能用那麼多時間去慳幾蚊。
(3) 行大半天去選擇平貨,或許那位太太每天的行程也是這樣,但為什麼偏偏要選正「大暑」那一天,全年只有一天大暑,拍攝又撞個正,這是為了加強為慳幾蚊所付的艱辛嗎???當全香港都大喊生活迫人的時候,還怕不夠…要再加多兩錢肉緊吧!!!
(4) 大暑那一天,我全天都在忙,忙著限期前交的報告、忙著處理沒完沒了的維修、忙著為我的工作努力、忙著為我的未來打拼,我會在意慳得一蚊得一蚊,但同時我會積極負出,「搵多一蚊得一蚊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