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
技術提供:Blogger.

汶萊多面睇


今個禮拜《向世界出發》會由 曾志偉 先生帶大家到汶萊,大談汶萊的富貴豪華。汶萊很少人去過,但人人都認為那裏遍地黃金,全民皆富,一個有如神話般的奢華國度。

汶萊人人有錢的神話,源於現任國王Sultan Haji Hassanal Bolkiah Mu'izzaddin Waddaulah。自從汶萊國土發現石油,蘇丹王便佔去收益一半。除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王宮外,再用24K金打造清真寺,生日又請MJ唱歌助興,你想得到的富貴生活,統統可在汶萊找到。蘇丹王不孤寒,所以當地人的福利超筍,例如毋須交稅、讀書免費、醫療免費、汽油比水便宜、買屋可以問政府借錢(零利息)等等,即使是低下階層,閒閒也有汽車兩架,家住一千呎大屋,實在令人眼紅。


有車有樓都是政府的「贈品」,若果單論草根階層的人工卻並不高,例如在快餐店工作,每個月大概只有三百五十元汶萊幣(約HK$1,750),收入低,日常生活自然樸素。來到位於汶萊河的水鄉Kampong Ayer,往來都是大飛式快艇,舉目都是陳舊的木屋,感覺上與大澳差不多。走進屋內,客廳卻很大,像一個籃球場,但裝修簡潔,一張,幾張梳化。與想像中的富貴黃金屋,有一大段距離,不過屋主說,他合共有兩間房屋、兩架車、兩條船。你說有錢嗎?似乎談不上;但他有車又有樓,真矛盾。


即使蘇丹王如何慷慨,也未至於派錢畀國民使,所以汶萊國民很少幫襯當地超市,事無大小,都過境到馬來西亞盡情購買廉宜物品,情況有如港人北上一樣。反正人人有車,汽油又便宜,駕車來回六小時,不算甚麼。話雖如此,汶萊仍有地方感受到低下階層的生活,那就是Night Market。款式不多,絕大部分都是吃的,甚有香港大牌檔的味道。價格亦相當便宜,一大碟炒粉,都是汶萊幣一蚊起、兩蚊止,算起來,大概等於港幣五至十元,便可吃得飽飽。最受當地人歡迎的,是叫做「東京」(Tong King)的烤串,名字令人有點期望,咬下去,滿口肥膏,原來是雞Pat Pat。連Pat Pat也視之為珍品,夜市有幾平民化,可想而知。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