墮胎合法反而太平?
上世紀九十年代,美國社會發生了一件令人相當振奮的事情。事緣美國自六十年代開始,犯罪率便不斷攀升,至八十年代,許多城市更被冠名為犯罪之都,地 方政府和警察部門皆束手無策,人人對治安前景非常悲觀。正當大家心灰意冷之時,竟曙光乍現。犯罪率於1992年達到頂峰後開始逐步回落,近年甚至返回七十 年代中期水平。相關部門自是非常欣慰,而形形色色的專家和政府部門,更紛紛出來解畫,振振有詞列出犯罪率下降的原因,這些事後孔明的解釋自是包羅萬有:警察的查案新招、執法人員數目增加、加重監禁刑罰提高阻嚇力、加強槍械監管、人口老化,以及社會經濟轉好,直接減低了犯罪誘因等等。
墮胎合法化減少罪案率
當大眾一臉恍然大悟,樂於接受這些聽起來理所當然的解釋時,芝加哥大學著名經濟學者Steven Levitt卻另有見解。Levitt首先將以上種種解釋「數據化」再作出分析,發現當中大部分陳述根本沒有事實支持,僅小部分對減低犯罪率有幫助。而最 令人震驚的是,Levitt提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理論:九十年代犯罪減少的最大原因,其實是1973年墮胎合法化所造成的!
這兩件看起來完全風馬牛不相及,但經Levitt的獨特分析後,事情的起承轉合巧妙的給連接起來。這個經濟學者的見解是:選擇墮胎的多數是單親媽媽,生活和經濟環境較差,小孩勢將成為沉重包袱。
以往在法律規範下不能墮胎的母親,除了傾向較難為孩子提供良好成長環境外,更甚的是她們對生下來的小孩抱著一種Unwantedness的情意結。結果這些小孩在沒有溫暖的單親家庭長大,成為罪犯的機會大大提高。
事情的轉機,出現在1973年。那年美國將墮胎合法化,故此往後出生的小孩中,就少了一批原屬「Unwanted」範疇的。及至九十年代初這批小孩長大成人而有能力犯罪時,犯罪率就因而下降了。
我並非想在此討論墮胎議題,只是想跟讀者分享其中的啟發:一個政策所引起Unintended Consequences可以是非常巨大和超乎原先想像的。從學術角度來看,禁止墮胎令母親的選擇減少,可以說是一種Distortion;雖然並非必 然,但Distortion一般來說,也會帶來不理想的結果。
最低工資扭曲薪酬預期
香港最近便正實施一種廣泛的Distortion:最低工資政策。最低工資原意是保障低收入人士,讓他們能在經濟繁榮中分一杯羹,長遠來說縮小貧富懸殊的差距。
這種善意政策的終極成效如何,尚言之過早,但一個Unintended Consequence已經浮現:許多不受政策「優惠」的員工,正醞釀一股怨憤情緒,原因是政策實施前,他們的薪資能反映不同員工的技能和貢獻,這稱為 Market Force。但推行最低工資後,變成了基層員工有加薪,這批無得益的員工自然覺得自己的薪酬被低估,內部矛盾日漸激烈。我的親身體驗是,不少人已向老闆提出加薪要求或者辭工去也!
未來的走向是,政策勢廣泛造成公司內耗,整體員工薪酬被迫提高,以能真實反映出員工技能上的分別。於是公司成本增加,部分人丟失飯碗,而公司勢把成 本轉嫁消費者。言下之意,是低收入人士將面對攀升的消費物價,很大機會得不償失,更別說拉近貧富懸殊了!走筆至此,我不禁擔心起來,究竟還有甚麼樣的 Unintended Consequences未「蒲頭」?
註︰可延伸閱讀Levitt著作《Freakonomics》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