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
技術提供:Blogger.

鬧...鬧...鬧 總之就係要鬧(財政預算案篇)

近日財爺被市民鬧爆,傻仔敏常說「依份工真係好難做」,人總是不能將心比己,正如像我一樣的打工仔,返工確會做充本份,何謂本份無人知,因為把尺在我手中,稍為不合自己把尺,口裏便說一句「唔係啩!打份工啫!」我肯定好多人都會講過依句說話,同樣做官的都會諗「打份工啫!」,但好不幸,無人接受到做官的不過是打份工,無論是有交稅、無交稅,甚或至是領綜援的,都會覺得自己係出糧比班官,所以註定你要硬食,而且不能講不能諗大家都係「打份工啫!


 


細細個已聽過「華盛頓砍櫻桃樹」,誠實和知錯能改的,是一件好事,佛教、基督教都宣掦知錯能改,的確,首份預算案做得不夠,唔緊要「知錯能改」,再來附錄,但仍是被駡,「知錯能改」又被繹成補镬, 曾 先生在家可有對天呼句「到底想我點…????!!!!」。


 


注資入強積金被指低能擾民,全民高呼移民澳門,以為聽取民意,效法澳門誰不知換來無立場,無遠見胡亂派錢,立場何謂立場,堅持就來一句漠視民意,好吧,順應民意、知錯能改,就成了毫無立場。又話老人福利唔夠,又話強積金無用,又話仲咩唔學澳門??好啦派現金吧,忽然又變左短視(本身都注資6千去強積金啦)


 


仲有又話歧視,親移民控訴被歧視「點解我無6!!!」大哥好合理啫,自古明言「無工者飯餸不留」,未成為永久居民,即係你付出和貢獻這個大家庭的資歷未夠,唔好單單話要求納過稅,你連响到消費,工作都不過短短幾年,庫房依筆錢又關你事,話說轉頭,如果政府話財赤唔夠錢,每名市民要攞6千出黎,你睇下佢地會唔會話「關我事,有我份,唔好當我係外人」?美國開口埋口自由、公平、民主搵人試下走過去領失業救濟金,睇下佢比唔比你?!


 


基層市民話唔應該豁免差餉,話這是「益左D有錢人」,傻仔敏真係唔知點分/何謂「基層」,個人經驗時下買樓的不代表有錢,只時無屋住以住買樓,大部份都是「基層」,甚至是比「基層」更「基層」,因為供樓的負担並不輕,反之住公屋的真是幸福得多,不單沒負資產的風險,更有免租一個月的大優惠。講得出免差餉=「益左D有錢人」這番句的人,只反映「人心不足蛇吞象」。


 


綜援都有得出雙糧,仲要話唔夠,真想問一句「何謂夠?!」同埋「點解要夠」,坐响度唔洗做,60歲仲生夠4個小孩,仲要比到你認為夠?!唔夠先係應該,這只是一份援助,並不要視之為理所當然,做又三十六,唔做又三十六,甘點解要去做,仲叫班小朋友讀書黎做咩,如果一早知道有人養而且非常足夠,甘點解要做?點解要讀書自強?


 


並不是冷血自私,傻仔敏都會體諒,例如是老人和殘/智障人士的福利,希望可以加強這方面的資源,增加院舍,縮短輪候時間,另加強家居服務的範圍,增強到獨居者的協助;擴大醫藥名冊內的藥物,減低病患者的負担和有更完善的醫療服務,增加他們的復原機會;投放資源在教育服務,令下一代能有更良好的發展空間。


 


又想到了1961年甘迺迪總統曾說過一句精句,「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.」他請國民不要只問美國能夠為他們做甚麼,而要問自己能為美國做甚麼。別把所有都看得理所當然,別被一些看來合理的不合理所蒙蔽,當你想要什麼之前,先問問自己可以做些什麼。


 


 


1 意見:

豬小姐 提到...

totally agree with u ar~ that what's im thinking about too ^^
 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