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貝理雅周四在內閣會議交代辭職決定後,飛往塞奇菲爾德選區特里姆登工黨會所,向現場250名支持者發表辭職演說。當地是他政治生涯的起點,1982年他在該區首次贏得國會議席,94年他又在那裏宣布競逐工黨黨魁。
「我為這個國家擔任首相剛超過10年,我覺得夠長了。」在長達20分鐘的演說中,貝理雅不忘細數自己的政績。他說,工黨政府創造的經濟繁榮與社會安定,將英國推向1945年以來的最高峰,令倫敦成為全球金融中心,他很榮幸為英國民眾服務,並就施政不足之處致歉。
對於他最受批評的伊拉克決策,他表示,推翻薩達姆是正確的決定,並呼籲民眾不能放棄對抗全球恐怖主義的信念。他強調,十年多來的政策決定都是以國家利益為優先,「撫心自問,我做了我認為正確的事」,「我可能錯了,這留待民眾評價」。他最後以「祝你們好運」作結。
貝理雅是100年內能第二名能在位超過10年的英國首相。《衛報》周四公布的民調指出,六成人相信不論變好或是變壞,貝理雅都是一股不會令人忘懷的改革力量,而ICM民調就顯示,44%受訪者認為貝理雅令英國人得益。
貝理雅對於英國來說的而且確是一位出色的領袖,在位十年間,提出多樣改革,他不單把英國的經濟推到高峰,而且在民生方面亦作了不少功夫,在教育、醫療等方面,都作出了很多貢獻,人民的生活都得以改善。貝理雅任內致力改善醫療服務,據報導在英國政府醫院輪候接受手術的診證不超過200名。
本來貝理雅絶對可以「頭頂光環」的卸任,但可惜…他行錯了一步棋,依一步就係聯結喬治布殊攻打伊拉克。長久的戰亂不單帶來龐大的軍事開資,重點係英軍响依段時間以黎,死傷無數…加上到現在都未能訂下撤兵時間表,對於英國人民來說無疑會造成沉重的壓力。
大家一路以來都脅著「反恐」的使命,我覺得是為了出師有命吧,說到底不過是以暴易暴,導致炮彈滿天飛。希望當權者可愛護自己的人民,不要再生無謂的戰爭,希望布殊會明白他一定不會當成「地球保衛隊」的隊長,對於我來說…他不過是口持正義的魔鬼吧!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