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
技術提供:Blogger.

遊車河

遊車河


 


受訪者:宗芬玲


撰文:麥麗娥


 


 


「爸爸,你看….這是我們以前住過的地方變了很多呢!」「爸爸,你努力些,我再帶你去探婆婆,給你們拍多些照片。」


 


我的爸爸今年78歲,自07年開始他患了腦退化症,患病初期我一直把握每一次帶他外出接觸社會的機會,我們參加一些專為體弱長者而設的旅行,這些旅行有復康車接送,到訪地點亦有傷殘人士洗手間。初期爸爸也樂意出席,唯後期開始出現小便失禁的情況,而他一直對紙尿褲十分抗拒,故此經常弄濕褲子。


 


及後即使旅行安排如何週到,他亦不大願意跟我出外。我只好努力游說,向他解說我所做了的預備工作,如多帶些褲子、按時帶他上廁所。盡量令爸爸感到對我有信心及信任,他才能夠享受外出的樂趣,否則便失去外出活動的意思。


 


現在爸爸的腦退化症已達後期階段,爸爸需長時間臥床、出入依靠輪椅,他的表達及理解能力有限,甚至視力也很模糊。爸爸現在已不適合參加集體旅行,但我仍會把握每一個與爸爸外出的機會,我現在會一早按覆診的日期預約復康巴士,盡量在到診前或後預留一些時間,要求司機載我們「遊車河」,沿途我會向他解說不同的地方,講述以往我們曾到過某些地方的經歷。雖然他不會回應,但我深信爸爸是知道的。又或約同家人一起與爸爸坐復康巴士探訪住老人院的長輩,拍下很久沒見的家庭照。


 


你或許會好奇為何現在我仍堅持與體弱的爸爸外出?為何在他沒有回應下我仍喋喋不休與他對話?我想這是由於我所認識的爸爸,在患病以前熱愛旅遊和攝影,在旅行中的他一直追求一自在閒適的感覺,作為女兒的何樂不為。同時,我便希望爸爸的晚年歲月並非在「等死」,他仍是有生命的、仍是活著的。每一次的外出也將會成為我們的回憶。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