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
技術提供:Blogger.

六四事件 (7)


血,激起了人們的狂怒,他們拿起一切可以拿到的東西向裝甲車擲去,突然,“○○在天安門城樓近觀禮臺的地方,被欄杆上的鋼筋卡住了它的履帶,前後轉動,依然無法脫困。

人群眼見竟然截停到一部裝甲車,興奮憤怒已指揮了意志,石如雨下,有人開始攀上車頂,用巨型大石砸緊閉的小鋼窗,鼓勵之聲如潮湧起,於是有更多人逞強。擠在人群背後的一個中年人用沙啞了的聲音呼喊:不要給人製造藉口!可是,無人理解或者能克制了。

幾張棉被鋪在裝甲車上,怒火燃起。十分鐘後,兩名頭戴鋼盔的軍人耐不住高熱,終於打開鋼門逃生。兩人甫出車門,立即被人圍毆,有人更呼喝要把其中一個拋到紫禁城的護城河裏,但三個學生迅速緊抱頭破血流的軍人,苦勸各人冷靜,不要傷害子弟兵,因為他們只是奉命行事,結果兩個劊子手得以保住了性命。學生到了這個時候還保護軍人,但他們是否知道:此時此刻,大會堂的院子裏,博物館的灌木叢中,西長安街的路上,已經埋伏了或悄然行進著荷槍實彈,充滿殺機的軍人呢?

 

64凌晨一時半左右,記者來到博物館西門,在閃光燈下,看見樹叢中密密麻麻的鋼盔和槍口;記者旋即離開往西長安街的方向走去,但是剛剛過了中山公園,前面的市民突然拔腿向東狂奔。記者走前幾步,便給一個人拉了一把,大聲說:軍隊來啦,拿槍的!他的話音剛落,槍聲已經響起了,有人已經倒下了。在天安門響槍的時候,西便門的槍聲也打響了。一支部隊到達那裏的時間是十點多,受到市民阻攔,這支隊伍便一面開槍一面進城。即使是這樣,人們在狂奔中、呼叫中、怒罵中,多少還存在一絲幻想,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今天,一個共和國的政府還不至於冒天下之大不韙,做出屠殺人民的事情吧?然而,人們對這個政府一絲尚存的幻想,立即被血淋淋的現實徹徹底底地粉碎了。

 

四點四十分,又一串紅色信號彈升空,廣場的燈全部亮了,亮得如同白晝。大屠殺開始了。一位死裏逃生的學生說,一大批身穿迷彩戰鬥服,頭戴鋼盔,面罩防毒面具,手持衝鋒槍的士兵從大會堂方向衝出撲向學生。很快便在紀念碑前面架起了十幾挺機關槍。隨即,另一批手持電警棍、膠皮棍的士兵和武警,從紀念碑的正前方沖入學生靜坐圈,打開一條血路向紀念碑第三層沖上去。另一位生還的學生補充,當正北的軍人沖上紀念碑的時候,有一批持槍的軍人也從正東方向沖上紀念碑,他們沖到第三層之後,隨即向天空開槍,驅趕學生下去。 ( 64m emo.com/2004)

與此同時,排列廣場的大批裝甲車一齊開動了,其行動至少分兵兩步。()一批裝甲車向紀念碑駛去,首先在正面形成一個逐漸收攏的圓圈,只在博物館方向留了一個口;()四架裝甲車一排,向站立路邊的學生、市民壓去,迫使他們向前門方向撤退,不少學生、市民手拉手,面對步步逼近的裝甲車,一步一步倒退向前門。這時,整個廣場槍聲大作,其中,有不少曳光彈是明顯打上天空給人看的,企圖造成所有槍聲,都是朝天打的假象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